坚守“疫”线,共克时艰 ——记医疗器械学院王海峰老师(辅导员)

作者: 来源:党委教师工作部发布时间:2022-10-12浏览次数:400

师德故事关键词:疫情防控、关爱、无私奉献

 

2022年3月13日校园发布准封闭管理的通知,医疗器械学院的王海峰老师在右手粉碎性骨折未痊愈的状态下,第一个报名参与值守校园,主动扛起学院疫情防控责任,带头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109天的日夜奋战使他成为了学生心目中的男神。

一、 带伤上阵,迎难而上

2021年底,他为了保护学生不受伤害,自己不幸遭受了骨折,右手两根手掌骨粉碎性骨折,同时两根肋骨骨折。至今,他的伤势仍在恢复期。在右手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他努力用左手使用电脑,快速完成学院学生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疫情防控的网格化离不开精准数据的支撑,在学生宿舍楼陆续出现封闭的情况后,他紧急组织学院辅导员连夜排查住宿学生信息。仅靠左手,他快速汇总并处理全院61个班级的人员信息表格,精准统计了当时全院1337名在校学生的住宿分布,为学院的疫情布防提供了技术支持。

二、 凝聚党员力量,构筑坚实堡垒

面对学院有多个专业和班级的学生在新南苑居住的实际情况,他迅速召集了学院的学生党员和骨干,确定学院各班级同学的临时负责人,把零散居住的不同班级汇聚一起,作为一个全新的班级管理。不仅进一步提升了信息的传递效率,快速响应了学生诉求,而且有效地消除了不实信息的传播,保障了学院学生在校园封控期间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当新南苑12号楼突发情况封闭管控后,他和蒋晓明书记冒着危险,配合疫情防控综合办公室做好应急管理工作,为提前解封赢得时间。

三、 用心关爱学生,与学生紧密相连

在同学们需要的时候,他总是冲在前面。4月初的某个午后,一名学生在路上突然晕倒,他此时正在组织学院学生参加核酸检测。见状,他紧急接来校医立即救治,与学生室友一起照顾学生转危为安。待学生好转后,他一方面联系好食堂,一方面询问学生的食欲,尽己所能帮助学生康复。当有学生反映餐食问题时,他立即联系食堂经理,在档口营业结束后,与厨师一起寻找菜品问题。为此,他连续多日,与学生一起监督食堂还原制作过程,探寻学生反映问题的根源,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四、 培育感恩之情,让校园处处充满爱

疫情期间,食堂的员工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却缺少换季的衣服。眼看天气渐渐变暖,食堂的员工还穿着冬装,工作十分不便。在了解到食堂员工缺乏夏装后,为培育学生对食堂员工心怀感恩,他与钟旭芬老师一起组织学生为食堂员工捐赠夏装,缓解食堂员工的燃眉之急。同学们在捐赠的衣服中放上贴心的纸片,感谢食堂工作人员的付出。

五、 无私奉献不求回报,共同走过战疫艰难路

五月下旬,学生们开始离校返乡,但当时疫情还未完全消散,返乡路程充满未知。王海峰老师常常披星戴月,凌晨3时起床前往校门口送别每位学生,帮助同学们整理好防护衣,叮嘱他们路上一定戴好口罩,到家后报个平安。看似简单的动作,平凡的语言,却蕴含着对学生无私的爱和奉献。由于当时学生搭乘的班车时间不一,他常常是送完凌晨的同学,还需清晨或上午再送别一批同学,同学们出发前和他拥抱道别,再说一声“谢谢海峰老师”。既回首往昔共同抗疫的日子,又恰逢毕业之际惜别之情难以言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从3月14日学校开始准封闭管理起,至6月30日进入常态化防控,他在新南苑度过了109个日日夜夜,他每日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只为确保一方平安。学院领导多次劝他休息,但他坚定地表示,要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接受初心使命的考验,不论多么困难,自己必须参加这场党性修养的洗礼


王海峰老师


          王海峰老师看望留校学生                                         王海峰老师在现场送别学生


王海峰老师在宿舍楼内组织学生核酸检测



王海峰老师凌晨时分送别同学  

王海峰老师与钟老师一起为食堂员工捐赠夏装


王海峰老师在核酸检测现场


王海峰老师与支部学生党员开会


王海峰老师和杨越旺老师在宿舍楼内执行防疫任务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