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部、中心):
“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旨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高素质人才培养,为全国高校师生提供一个展示跨文化沟通能力、交流跨文化教学经验的平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建,充分发挥大赛的育人功能,促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专业本领、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全球胜任力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增进不同民族和国家相互理解,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深化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本大赛入选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3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竞赛目录经研究决定,香港六宝典免费大全于2025年10月4日至10月10日举办校内选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安排如下:
一、参加对象
在校在籍本科生、国际学生(非中国籍)
二、组织单位
1.指导单位: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
2.主办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3.承办单位: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学术支持: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
5.合作单位:斯普林格自然集团·麦克米伦教育圣智集团·美国国家地理学习
6.香港六宝典免费大全校内选拔赛组织单位:
香港六宝典免费大全教务处、外语教学部
三、大赛主题
赛事包括:
1.第一阶段:跨文化交际案例开发与展析
(1)案例开发:
参赛团队围绕多元文化生活、公共外交、商务沟通三个主题中的一个主题,根据团队成员自身经历、观察或阅读,自主开发与主题相关、具有原创性的跨文化交际案例。不得直接照搬、模仿影视作品。
(2)案例展示:
参赛团队现场展示案例。展现形式不限,要求自然、合理,能生动、清晰展示案例内容。
(3)案例分析:
参赛团队运用跨文化交际相关概念和理论,对案例中的跨文化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
2.第二阶段:名言名句解读
根据提供一则跨文化相关的名言名句,由1名团队成员进行解读。
四、大赛安排
1.以团队形式比赛,每个团队由3名学生组成。鼓励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组队参赛,并加入以下QQ群。以文稿的投递方式在2025年10月4日23:59前发送到校内比赛指定邮箱:[email protected],接受校内评委线上评审。
2.经第一阶段评审的前五组选手将于10月10日参加线上或线下第二阶段评审并公布最后奖项,并推选校赛排名第一的1组中国学生组和1组国际学生组共2组选手参加市赛。
五、征稿方式
1.报名参加:
从即日起符合参赛条件的选手,请将准备好的文稿发至以上校内指定邮箱。
1)邮件投递名字:XX,XX和XX(团体队各中文名或外文名)—组长学号一XX主题案例
2)投递邮件的附件:将文稿链接在附件后,文件名:XX,XX和XX(团体队各中文名或外文明)—组长学号一XX主题案例
2.邮件投递要求:正文部分不少于500英文单词(不含标题),字体须为Times New Roman,字号小四,单倍行距;来稿必须配上相对应的小四号宋体的中文文稿 (WORD文档两列,左列为英文文稿,右列为中文文稿);标题为四号字体(具体见附件模版)。(凡不符合投递规范的文稿将无评审资格)
六、时间安排
1.2025年10月4日23:59截止文稿投稿。
2.2025年10月4日至10月7日第一轮评审结束。
3.2025年10月10日第二轮线上或线下评审结束。
七、奖项设置
校内比赛设置一、二、三等奖。其中,一、二、三等奖校级获奖选手组数量不超过本校参赛选手总数60%。
八、联系方式
1. 联系人:沈老师、阮老师:
2. 联系电话:65883351
3.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九、本通知解释权属于外语教学部。
附件1:评分依据
1.三个维度
1)内容维度:跨文化交际案例的深度和广度、真实性和原创性,跨文化交际概念和理论运用的深入性与合理性;
2)效用维度:跨文化分析是否恰当,提出的建议是否合理,形成的反思是否具有启发性;
3)呈现维度:现场展示是否体现较高的综合素养,是否具有逻辑性、表现力和灵活性。
2.五个视角
1)是否具有跨文化意识和敏感性,即是否能够发现文化差异并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分析问题;
2)是否具有跨文化情感态度,即对不同文化是否持开放、好奇、尊重、理解和欣赏的态度;
3)是否掌握并运用跨文化交际概念和理论;
4)是否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即是否表现出善于观察、倾听、讲述、对话和思辨等能力;
5)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
3. 第一阶段评选并公示校内赛最终结果(第一轮入选比赛成绩将带入第二轮展示环节);进入第二阶段的选手组,第一轮文稿评审占总分70%,展示环节占总分30%,加权后进行最终位次排名。未进入第二阶段的选手以第一轮文稿评审成绩进行最终位次排名。
附件2:第八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校内选拔赛案例开发与展析模板.doc
教务处
外语教学部
2025年9月16日